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
一 标识
中文名:盐酸
英文名:hydrochloric acid
分子式:HCl
相对分子质量:36.46
CAS号:7647-01-0
危险性类别:第8.1 类 酸性腐蚀品
化学类别: 酸类
二 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
主要成分:36%氯化氢
外观与性状:无色无臭透明液体,由于纯度不同,颜色自无色、黄色棕色,有时呈浑浊状。
主要用途: 工业原料制作,工业金属冶炼等。
三 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 吸入、食入。
健康危害:对皮肤、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。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、角膜混浊,以致失明,引起呼吸道刺激,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;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。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;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、腹膜炎、肾损害、休克等。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,重者形成溃疡;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,甚至角膜穿孔、全眼失明。
四 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皮肤。
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饮足量温开水,催吐,就医。
五 燃爆特性与消防
燃烧性:不易燃
危险特性: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, 放出氢气。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。与碱发生中合反应,并放出大量的热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。
灭火方法: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、碳酸钠、消石灰等中和。也可用大量水扑救。
六 泄漏应急处理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防酸碱工作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小量泄漏:用砂土、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。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七 储运注意事项
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库温不超过30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85%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碱类、胺类、碱金属、易(可)燃物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。
八 防护措施
车间卫生标准
中国MAC (mg/m3):15
前苏联MAC(mg/ m3):/
美国TLV-TWA:ACGIH 750ppm,1mg/m3
美国TLV-STEL:7.5mg/m3
工程控制: 密闭操作,注意通风。尽可能机械化、自动化。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。
呼吸系统防护:可能接触烟雾时,佩戴防毒口罩。
眼睛防护: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,高浓度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身体防护: 穿耐酸碱工作服
手防护: 高浓度接触时,戴耐酸碱防护手套。
其他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毕,淋浴更衣,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
九 理化性质
熔点(℃):-114.8(纯)
沸点(℃):108.6(20%)
相对密度(水=1):1.20
相对密度(空气=1):1.26
饱和蒸汽压(kPa):30.66(21℃)
溶解性: 与水相混溶。
十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
稳定性: 稳定
聚合危害:不聚合
禁忌物:碱金属、水、强还原剂、易燃或可燃物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氯化氢。
十一 毒理学资料
急性毒性:Ⅲ类
十二 环境生态资料
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,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。
十三 废弃
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。废物贮存参见“储运注意事项”。用控制焚烧法处置。
十四 运输信息
危规号:81013
UN编号:1789
包装方法: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;玻璃瓶或塑料桶(罐)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;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;螺纹口玻璃瓶、铁盖压口玻璃瓶、塑料瓶或金属桶(罐)外普通木箱。
十五 法规信息
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(1987年2月17日发布);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(化劳发[1992]677号),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用品规定([1996]劳动发423号)等法规,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、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;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(GB13690-92)将该物质划为第8.1类酸性腐蚀品。